CNNIC:互联网并购原因解析 无需担心垄断
- +1 你赞过了
【天极网网络频道3月31日消息】2013年至今,我们见证了互联网的大佬们的大手笔,强强联合的趋势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平时我们时常会用到的网站早已经并入了BAT这三大互联网巨头旗下。这股并购潮刚开始的时候,网友们似乎还不是很适应,针对阿里巴巴收购新浪微博还有这样的一个段子广泛流传:马云本来是看新浪微博很火,想开个新浪微博账号,说了句“我想要新浪微博”,然后第二天新浪微博就被阿里巴巴给并购了。到后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在新浪微博界面的广告区看到自己刚刚在淘宝上看过的东西的推荐了。再到后来,对于并购,网友已经习以为常了,更多的是行内人士对此次并购所造成影响的分析。或许,对于大家而言,这股并购潮带来的唯一感受就是,所有那些拥有一定用户群体的网站都可能会成为BTA的某个巨头旗下的。
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基本上都成立于上个世纪末,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在各自的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互联网巨头的地位暂时无人能撼动。但是,随着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展速度开始减缓,在其的优势领域再有更大的发展基本上很难。然而,停滞不前从来都不会是互联网领域的选择,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发展的脚步是光速的,稍有不慎,或许就会被新兴的实物而追上,就会被用户所抛弃。因此,寻求变革是必须的。不得不说,三巨头并购所选择的公司都是有一定实力和潜力的,可以看出,三巨头在选择并购的时候,选择的都是对自己今后利润增长有利的公司。强强联合,寻求更大的市场,并且可以更加稳固自身在互联网行业当中的地位。
同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的分析,此次并购潮的出现也是因为IPO资本市场遇冷,企业希望通过并购套现来获得发展基金。2010年,超过40家中国公司在成功在美IPO,然而,从当初受到热烈追捧,到如今遭遇诚信危机,再到美国做空机构调研机构质疑频频做空,从最初的赴美上市热潮到现在的退市潮,中国概念股遭遇了过山车般的变化。因此,为了可以在前期用户积累阶段进行营销推广可以有大量的资金而寻求并购。而且,虽然IPO遇冷,但是还是有部分企业想要成功进行IPO,如前段时间闹得轰轰烈烈阿里巴巴的上市,在IPO上市之前利用并购来增加IPO成功的筹码也是并购的原因之一。
2013年以来,O2O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O2O简单地来说就是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寻找消费者,然后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商店中,这样做的价值在于可以给消费者更踏实的消费感觉,同时,互联网上消费者支付的信息可以成为商家了解消费者购物信息的渠道,方便商家对消费者购买数据的搜集,进而达成精准营销的目的,更好地维护并拓展客户。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在如今这个速度就是金钱的时代里,快速抢占有利地位是必须的,因此通过并购将现有优势进行结合要快过自身进行发展。
对于这次的并购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认为,可能会导致“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用一句话而言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就可能会导致垄断的产生,从而不利于市场秩序。认为相关部门应及时介入,但是,笔者更加认为,这种强强联合的趋势更是市场发展的结果,是互联网新的模式催生了这种并购,以往很多的互联网都只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事情,但是现在的趋势却要求全面,而选择有实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合作就是最简单且最快捷地达到适应市场需求目的的方式。而且,强强联合并不代表就没有竞争,而是这些互联网大佬出于希望在竞争中处于优势而进行的。而且,利用新的联合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更新的互联网趋势,也是并购的目的之一。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